索 引 号: | 012947920/2023-99831 | 信息分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应急管理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生成日期: | 2023-11-22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我局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全域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调查;风险;隐患;风险区;安全发展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2023年10月27日,我局组织开展的“南京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及精细调查项目”成果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局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全域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及精细调查工作。
这次南京市全域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于2022年1月开始,历时近2年,以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评价为基础,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精细调查、科学评价,形成四个方面成果:一是聚焦“隐患在哪里”,精准识别,摸清地质灾害风险底数。全市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危害大、隐蔽性强等特点,查明“隐患在哪里”,掌握风险底数是关键。本次调查工作首次采用机载激光雷达、三维倾斜摄影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调查评价,新发现隐患点28处,不稳定斜坡208处,实现风险隐患调查全面覆盖和精准识别。查明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及不稳定斜坡的发育特征、影响范围、承灾体信息,实现了复杂地貌单元中地质灾害的精准高效识别,有力地推动了地灾防治从“人防”向“技防”的提升,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地灾调查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围绕“结构是什么”,深入研究,确定地质灾害致灾机理。调查工作针对重要和典型隐患点开展大比例尺高精度地质测绘、工程钻探、地质雷达探测、岩土体测试等手段,查明了灾害体地质结构和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工程类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灾害形成机理和破坏模式研究,全面细致的掌握了全市地质灾害特点和演变过程,建立地质灾害破坏模型,为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处置和监测预警提供理论基础,切实提升灾害应对能力和监测预警水平。三是综合研判,科学分区,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此次调查聚焦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需求,建立符合南京地质灾害特点的风险评价体系,精细划分了地质灾害风险高、中、低易发区域,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健全和完善了市级动态更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重要支撑。四是优化机制,推进地质灾害风险双控,服务城市安全发展。此次调查工作紧密围绕地质灾害风险防控需求,提出了防控重点由“隐患点”单一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转变的建议,优化精细化防灾减灾机制,提升科学决策水平,服务城市安全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做好调查数据的深度挖掘,强化成果共享和应用,继续研究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